多年以來,“高速、高產”一直是
雙螺桿擠出造粒機發展的主要方向,生產效率高以及性價比不單單是生產廠家關注的,也是機械設計者所執著的目方向,經過初級發展后,如今各大生產線更為追求高速度的生產。
以普通的造粒機為例子,它的轉速正常情況下達不到300r/min,并且產量也不高,僅僅為150kg以下。但雙螺桿擠出造粒機有著更高的擠出加工效率,其轉速能夠達到500r/min及以上,加工產量更是達到了250kg/h以上。

雙螺桿擠出造粒機在正常工作狀態下,塑料會經過給料段和壓縮段,但是塑料在剛進入設備時與內部設定好的溫度相差較大,因此加熱作用還不明顯,主要靠加熱圈提供持續的外熱,故需要加熱圈不停頓工作,所以稱這兩段為加熱區。主要由外供熱和螺桿剪切、壓延和摩擦聯合作用,提供熱量(所謂剪切熱,即由螺桿相對螺旋運動,物料在螺桿與螺筒之間所產生的摩擦熱;一根螺桿螺棱與另一根螺桿槽底部對物料產生的壓延熱;兩根螺桿之間對物料實施剪切所產生的剪切熱。三種熱量來源由于剪切熱占得比重較大,一般統稱為剪切熱)。
熔體經過壓縮段進入熔融段與計量段,已經基本塑化,甚至出現“剪切熱”過剩,該階段溫度控制的目的不是進一步供熱,而是在熔體“超溫”時,適時實施“冷卻”,將多余的熱量轉移出去。只是在螺筒熱損失大的情況下,偶爾補充所散失的熱量,因此稱這兩段為“恒溫區”。
熔體進入合流芯和口模,因熔體到合流芯時已經開始由螺旋變速運動轉變為直線勻速運動,剪切熱作用已經不復存在。熔體沿著合流芯規定的流道到達口模,還會消耗一部分熱量,為確保熔體沿著口模燕尾槽型流道均勻前進的目標,還需補充適當的熱量,為此口模設定溫度略高,故稱之為“保溫區”。